2024-10-16
山陀兒颱風為台灣帶來強風和豪雨,造成部分地區傳出災情。環境部提醒,民眾於風災過後務必落實居家環境整頓、清除積水容器,以降低傳染病感染風險。
2024-10-16
山陀兒颱風為台灣帶來強風和豪雨,造成部分地區傳出災情。環境部提醒,民眾於風災過後務必落實居家環境整頓、清除積水容器,以降低傳染病感染風險。
2024-07-26
為了提升環境執法效率、有效處理環境污染問題,環境管理署導入E-tracking環境追蹤分析數位科技工具,結合物聯網、AI辨識及資料分析等方式,透過分析結果及時發現可疑污染源,化被動為主動即時處理污染問題,減少重大污染事件發生。
2024-07-26
環境部依氣候變遷因應法第13條規定,接軌國際最新規範,跨部會彙編「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2024年版)」,於6月25日對外發布於「氣候資訊公開平臺」。
2024-07-26
為將溫室氣體減量誘因擴及更多對象,環境部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下稱氣候法)第25條規定,發布「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下稱本辦法)旨在建立我國公開透明之自願減量交易市場機制,促使各界積極減量,開啟我國碳定價新頁。
2024-07-26
民間團體關切碳費實施時間及配套作法,環境部再次重申加速推動徵收碳費已是當前施政重點。環境部在現有法制架構下,參考歐盟、新加坡、韓國等實施碳定價經驗,運用碳費制度,發展多元工具,以促進多元減碳。環境部強調碳費主要目的就是要加速減碳,同時促使產業轉型,並非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環境部在研提相關配套制度時,即已明確要求產業需提出具體減碳計畫,且在政府部門每年監督落實情況,才會有取得優惠之機會。
2024-07-26
為回應近期各界針對轉廢為能之固體再生燃料(Solid Recovered Fuel, SRF)使用疑慮,同時避免衍生空氣污染影響民眾生活環境議題,環境部對於資源循環燃料(含SRF)之可能的空氣污染防制已於113年6月20日預告修正「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應符合混燒比例及成分標準之燃料」、「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燃料混燒比例及成分標準」及「鍋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3項草案,並已於7月1日辦理研商會議邀集各界提供意見,正綜整研析作為草案內容檢討之參考。
2024-04-25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包括生物性的與化學性的,其中化學性的工業用染料蘇丹紅,在2017年曾驗出月餅裡可口的鹹蛋黃中有驗出,在今年(2024)也爆發辣椒粉驗出含有相關成分,引起了軒然大波。蘇丹色素於2018年 6月 28日被環保署公告為「毒性化學物質」,列入環保署跟衛福部工業原料聯合稽查的範圍中。究竟這個蘇丹紅有什麼厲害之處?這類食安事件又該如何杜絕呢?
2024-04-25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為提升企業碳盤查及減碳能力,於4月9日、4月17日及4月24日辦理「碳盤查及自願減量專案輔導」,透過第一手、面對面的輔導說明,教導企業如何進行碳盤查以及進行自願減量工作,讓企業不再碳焦慮!
2024-04-25
響應聯合國3月22日「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保護水資源,環境部今(21)日辦理首屆「淨水永續獎」頒獎,表揚14家績優廠商及其協力廠商,肯定業者廢水處理能資源化與智慧創新的努力。環境部亦發布「補助廢(污)水處理技術創新及研究發展計畫執行要點」,每年將籌措至少2,000萬元獎勵業者創新從傳統去除污染物轉換為能資源化利用,助攻減碳與資源循環。
2024-01-25
高濃度氨氮廢水排放於水體對生物具有毒性且會消耗水中溶氧影響水體品質,於106年12月25日修訂放流水標準,針對金表、電鍍及製革等產業增訂氨氮等分階段加嚴標準,第1階段已於110年1月1日生效,排放削減約73%,流域水質改善率約29%,第2階段將於明(113)年1月1日實施,總計影響對象1,58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