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包括生物性的與化學性的,其中化學性的工業用染料蘇丹紅,在2017年曾驗出月餅裡可口的鹹蛋黃中有驗出,在今年(2024)也爆發辣椒粉驗出含有相關成分,引起了軒然大波。蘇丹色素於2018年 6月 28日被環保署公告為「毒性化學物質」,列入環保署跟衛福部工業原料聯合稽查的範圍中。究竟這個蘇丹紅有什麼厲害之處?這類食安事件又該如何杜絕呢?
2024-04-25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包括生物性的與化學性的,其中化學性的工業用染料蘇丹紅,在2017年曾驗出月餅裡可口的鹹蛋黃中有驗出,在今年(2024)也爆發辣椒粉驗出含有相關成分,引起了軒然大波。蘇丹色素於2018年 6月 28日被環保署公告為「毒性化學物質」,列入環保署跟衛福部工業原料聯合稽查的範圍中。究竟這個蘇丹紅有什麼厲害之處?這類食安事件又該如何杜絕呢?
2024-04-25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為提升企業碳盤查及減碳能力,於4月9日、4月17日及4月24日辦理「碳盤查及自願減量專案輔導」,透過第一手、面對面的輔導說明,教導企業如何進行碳盤查以及進行自願減量工作,讓企業不再碳焦慮!
2024-04-25
響應聯合國3月22日「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保護水資源,環境部今(21)日辦理首屆「淨水永續獎」頒獎,表揚14家績優廠商及其協力廠商,肯定業者廢水處理能資源化與智慧創新的努力。環境部亦發布「補助廢(污)水處理技術創新及研究發展計畫執行要點」,每年將籌措至少2,000萬元獎勵業者創新從傳統去除污染物轉換為能資源化利用,助攻減碳與資源循環。
2024-01-25
高濃度氨氮廢水排放於水體對生物具有毒性且會消耗水中溶氧影響水體品質,於106年12月25日修訂放流水標準,針對金表、電鍍及製革等產業增訂氨氮等分階段加嚴標準,第1階段已於110年1月1日生效,排放削減約73%,流域水質改善率約29%,第2階段將於明(113)年1月1日實施,總計影響對象1,587家。
2024-01-25
為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鼓勵民間創新研發、導入新穎或精進既有技術,促進資源循環產業發展,邁向淨零排放之目標,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公開徵求113年資源循環創新及研究發展計畫,即日起開始收件至113年2月19日下午5時止,誠摯邀請國內公私立大學、研究機構、產品製造業、應回收廢棄物的責任業者與回收處理業、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再利用機構、產品維修或循環服務業者,以及相關產業的工廠、公司或法人等等踴躍提出創新研發計畫,最高可補助新臺幣(下同)500萬元,總計經費1億元。
2024-01-25
有關今(1月8日)環保團體呼籲加速減塑,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表示,減少使用購物用塑膠袋是減塑政策推動的項目之一,目前要求購物用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管制範圍由原本7大行業別擴大至14大行業別,購物用塑膠袋使用量已由管制前每年約使用200億個減少至91.7億個。且我國自91年起陸續推動各項減塑政策,包含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一次用飲料杯、網購包裝、旅宿備品,均已透過法令要求業者減量,並持續規劃精進治理。
2024-01-25
為從源頭解決機車改裝排氣管產生噪音問題,行政院邀集環境部與交通部召開協調會,要求共同推動改裝排氣管認證制度,由環境部訂定「機動車輛替換用消音系統認證管理規範」,交通部修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要求使用中車輛如有變更排氣管之情形,應經環境部噪音檢測合格後至監理單位辦理變更登記,以達到源頭管理目的。
2024-01-25
為強化空污管制,環境部持續透過加嚴排放標準、減煤增氣等措施,鼓勵電廠轉換低碳燃料,近6年中火及興達電廠減少700萬噸煤約三成使用量,另亦與經濟部合作,推動老舊高污染鍋爐汰髒換新,截至目前已改善7千多座鍋爐,而燃氣鍋爐則由2成增加至7成(燃煤及燃油鍋爐整體減少近5成),每年減少硫氧化物排放約7千多公噸,相當於1座火力發電廠年排放量,同時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6萬公噸,相當於2,700多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2023-10-31
以2050淨零排放為目標,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今(112)年度推動資源循環產業以零廢棄、循環經濟為核心理念發展的低碳轉型。
2023-10-31
為更進一步推動污染排放減量,環境部於10月2日公告修正「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費率」,本次修正內容包含新增排放大戶費率級距及調整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空氣污染物種費率,預期每年可減少約9,000公噸空氣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