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國內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級地震,全臺均明顯有感,尤其中、北部地區達到5級震度,南部地區亦達4級震度,目前仍餘震不斷,目前獲知雙北地區多處建築工程塔吊斷落,花蓮地區亦發生房屋倒塌及邊坡滑動等災情。職安署表示,依據往年經驗及教訓,地震除引發土石邊坡崩塌及滑落,營造工地則易造成支撐架、施工架、開挖面、塔吊倒塌崩塌及物體飛落,廠場建物及設備亦有倒崩塌及飛落危害,危害勞工及社會大眾安全,因此雇主應落實工地地震後檢查,並加強後續善後工作之各項防災措施。
2024-07-26
國內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級地震,全臺均明顯有感,尤其中、北部地區達到5級震度,南部地區亦達4級震度,目前仍餘震不斷,目前獲知雙北地區多處建築工程塔吊斷落,花蓮地區亦發生房屋倒塌及邊坡滑動等災情。職安署表示,依據往年經驗及教訓,地震除引發土石邊坡崩塌及滑落,營造工地則易造成支撐架、施工架、開挖面、塔吊倒塌崩塌及物體飛落,廠場建物及設備亦有倒崩塌及飛落危害,危害勞工及社會大眾安全,因此雇主應落實工地地震後檢查,並加強後續善後工作之各項防災措施。
2024-07-26
為了提升環境執法效率、有效處理環境污染問題,環境管理署導入E-tracking環境追蹤分析數位科技工具,結合物聯網、AI辨識及資料分析等方式,透過分析結果及時發現可疑污染源,化被動為主動即時處理污染問題,減少重大污染事件發生。
2024-07-26
因應明揚國際公司大火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勞動部強化「優先管理化學品」監督查核機制,針對運作一定數量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或急毒性等高危險的化學品,除增加運作資料備查的頻率外,並新增動態備查規定,後續將由勞動檢查機構依風險分級原則實施監督檢查,督促雇主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以保障勞工安全健康。
2024-07-26
依據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第五條,雇主對裝有危害性化學品之容器,應依附表一規定之分類及標示要項,參照附表二之格式明顯標示下列事項,所用文字以中文為主,必要時並輔以作業勞工所能瞭解之外文。
2024-07-26
環境部依氣候變遷因應法第13條規定,接軌國際最新規範,跨部會彙編「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2024年版)」,於6月25日對外發布於「氣候資訊公開平臺」。
2024-07-26
為將溫室氣體減量誘因擴及更多對象,環境部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下稱氣候法)第25條規定,發布「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下稱本辦法)旨在建立我國公開透明之自願減量交易市場機制,促使各界積極減量,開啟我國碳定價新頁。
2024-07-26
行政院環境部於2017年4月公告 13 種最具食安風險的「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其中有幾種大家應該不陌生,例如每年都會在食安新聞事件中經常出現的三聚氰胺、皂黃、玫瑰紅 B 等;但其中還有一位不太熟的化學物質「紫色一號(芐基紫)」,從名稱可以看出,其本身為紫色著色劑,其毒性化學物質管制編號為180-01,本院並無使用。
2024-04-25
《臨震勿驚慌,避難心心防:地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2024-04-25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執行消防安全檢查不合格場所》
2024-01-25
無論是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等事故現場工作的抗輻射機器人,還是用於更好地規劃除役電廠拆除的 建模,核除役部門都越來越意識到自身處於技術創新的前沿。這些技術可為規劃和實施項目提供極其重要的見解,特別是在可能對人有風險的情況下,從而有助於確保這些工作安全有效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