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為回應近期各界針對轉廢為能之固體再生燃料(Solid Recovered Fuel, SRF)使用疑慮,同時避免衍生空氣污染影響民眾生活環境議題,環境部對於資源循環燃料(含SRF)之可能的空氣污染防制已於113年6月20日預告修正「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應符合混燒比例及成分標準之燃料」、「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燃料混燒比例及成分標準」及「鍋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3項草案,並已於7月1日辦理研商會議邀集各界提供意見,正綜整研析作為草案內容檢討之參考。
2024-07-26
為回應近期各界針對轉廢為能之固體再生燃料(Solid Recovered Fuel, SRF)使用疑慮,同時避免衍生空氣污染影響民眾生活環境議題,環境部對於資源循環燃料(含SRF)之可能的空氣污染防制已於113年6月20日預告修正「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應符合混燒比例及成分標準之燃料」、「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燃料混燒比例及成分標準」及「鍋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3項草案,並已於7月1日辦理研商會議邀集各界提供意見,正綜整研析作為草案內容檢討之參考。
2024-04-25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包括生物性的與化學性的,其中化學性的工業用染料蘇丹紅,在2017年曾驗出月餅裡可口的鹹蛋黃中有驗出,在今年(2024)也爆發辣椒粉驗出含有相關成分,引起了軒然大波。蘇丹色素於2018年 6月 28日被環保署公告為「毒性化學物質」,列入環保署跟衛福部工業原料聯合稽查的範圍中。究竟這個蘇丹紅有什麼厲害之處?這類食安事件又該如何杜絕呢?
2024-04-25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為提升企業碳盤查及減碳能力,於4月9日、4月17日及4月24日辦理「碳盤查及自願減量專案輔導」,透過第一手、面對面的輔導說明,教導企業如何進行碳盤查以及進行自願減量工作,讓企業不再碳焦慮!
2025-07-16
隨著氣溫不斷攀升,熱傷害案例明顯增加。近日新聞報導,一名青年僅在自家騎樓長時間停留,因環境悶熱、通風不良,突然昏倒送醫,出現體溫飆升、全身乾燥無汗的症狀,經診斷為熱中暑。國民健康署提醒,長時間處於高溫、高濕或不通風的環境,即使未直接曝曬,也容易導致體溫無法有效散熱,進而引發熱傷害。若未及時處理,嚴重時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而且死亡率超過30%。
2025-07-16
鑑於近年夏季持續高溫炎熱,戶外作業的熱危害預防已成為各界高關注的議題,為避免工作者因高氣溫環境發生職業災害,勞動部於6月20日修正「高氣溫作業熱危害預防指引」,並於今(23)日在國道3號增設金城交流道工程,舉辦示範觀摩會,展示各項遮陽降溫、休息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勞動部洪申翰部長及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趙興華局長均參與實地觀摩,呼籲業者重視並落實高氣溫危害防護。
2025-07-16
為提供媽媽們安心、便利的哺乳環境,全國目前已設有超過4千處哺集乳室,遍及百貨公司、量販店、車站、航空站、捷運交會轉乘站、醫療院所及企業職場等各式場所。國民健康署更提供「哺集乳室地圖」及Line官方帳號,讓媽媽們能隨時查詢,輕鬆享受哺集乳時光。
2025-07-16
建構安全健康之勞動環境係我國國家永續發展目標之一,勞動部秉持「讓人人享有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之願景,積極推動各項職場防災措施,我國職業災害已呈現下降趨勢,因應國際發展趨勢及國內產業現況,為進一步降低職業災害及提升友善職場環境,勞動部提出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包括強化源頭防災、加強承攬管理、完善職場霸凌防治、提高罰鍰上限額度等重點內容,並已送行政院審查,期使我國職場安全衛生邁入新的里程碑。
2025-04-14
勞動部職安署為督促全國建築工程業者落實施工安全管理,於今(27)日由鄒子廉署長會同臺北市政府勞動局王秋冬局長、六都勞政機關及勞檢機構等主管帶隊,率百名勞動檢查員分別於北、中、南地區對已有工安裁罰紀錄建商所屬工地發動同步突擊勞檢,並對違反規定工地祭出重罰。初步統計本次同步勞檢共82 工地、違反256 項、停工28 處、罰鍰新臺幣約1,023 萬元。
2025-01-14
鑑於近年重大職業災害未能有效明顯下降,尤其營造工程職業災害占比仍高,災害發生原因多為工程規劃設計階段未有風險評估機制、現場安全衛生管理功能未能發揮,加上罰則過低不具嚇阻作用,致事業單位輕忽法令規定,實有精進修正職業安全衛生法(下稱職安法)部分條文之必要。
2025-01-14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上路後,勞動部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以下簡稱該中心),掛牌迄今已二年餘,致力提供職災勞工預防、保護及重建整合性服務。為了防止職場噪音造成勞工的聽力受損,該中心已開發一套耳內噪音暴露監測技術,可以應用在檢測市售噪音防護具的實際效能,有助於改善作業場所噪音暴露,維護勞工聽力健康,打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